大赛组别(综合赛、命题赛)

1.综合赛:分为设计创意组和产品创新组两大组别。设计创意组以面向院校为主,所报作品及方案要以引导市场消费升级为导向,能引导或迎合消费新需求的前瞻性创意概念。产品创新组以面向企业为主,产品须为近两年(即2023年8月1日起至2025年8月31日止)已上市销售或已量产的产品。

参赛对象为国(境)内外企业、设计机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以及个人设计师、设计爱好者,均可作为参赛主体自主选择相关领域参赛,个人设计师的国籍、户籍不限。

2.命题赛:引入市场化办赛机制,突出政府搭台、企业唱戏,以大赛为平台帮助企业解决设计难题,促进产业创新发展。企业命题赛方案详见大奖赛官方网站。

参赛对象为国(境)内外企业、设计机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以及个人设计师、设计爱好者,均可作为参赛主体自主选择企业命题赛道中的一个或几个赛道参赛,个人设计师的国籍、户籍不限。

作品类别

1.高端装备类:重点围绕精密化、智能化高端装备,包括食品机械、农业机械、环保节能装备、包装机械、高档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人形机器人、智能门窗、检测设备、通用机械、海洋工程装备、汽车制造、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新能源装备等相关产品。

2.电子信息和数字类:基于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技术、新一代信息技术(如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应用领域的产品。

3.建材家居类:重点围绕家居用的家具家饰、电器、厨房用品、卫浴产品、照明灯饰、母婴用品、电子产品、健身器材等相关产品。

4.工业旅游伴手礼:体现漳州地域特色、工业元素与文化创意相融合的特色食品、伴手礼包装(以食品、农副产品包装为主)、创意产品等伴手礼设计作品,以及基于当地工业文化特色开发的具有标志性、实用性和传播价值的手工艺品、纪念品、生活用品等工业旅游文创产品。

5.AI赋能制造业:重点围绕“AIGC+制造业”,推动人工智能与工业领域的深度融合,以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为辅助工具的文化内容生成创作作品,以及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与文化创意融合的产品或服务设计。

备注:同一参赛作品只能选择一个大赛组别申报。

参赛要求

(一)作品要求

1.参赛作品应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符合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要求,具有完全知识产权和较强的可产业化特质。与漳州“9+5”产业关联度高,具备技术创新、文化创新、艺术创新、人本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等多种集成创新要素,重点鼓励基于“互联网+”智能、绿色环保、AI 应用于工业设计、制造+服务的设计理念与传统产品、产业融合的产品及作品参赛。

2.已在往届中国·海峡“龙江杯”(漳州)工业设计创新大赛获奖的同一作品不得参赛,否则,组委会有权在大赛的任何阶段单方面取消其参赛资格。参赛作品版面中不得出现作者姓名及任何标记,不得出现参赛企业名称,否则视为无效作品。

(二)参赛方式

1.大赛采取线上报名的方式征集作品,参赛者在大赛官方网站(http://zzdesign.org.cn/)完成用户注册后进入大赛报名系统,按照提示要求填写报名信息及作品资料。所有报名信息以线上为准,参赛者可以提交多件作品,但每件作品只能投稿一个组别,否则视为无效投稿。

2.所有入围终评答辩参赛者须寄送报名表原件及相关佐证材料,并按要求提供实物或模型,同时完成3D建模并提交组委会,否则视为放弃终评资格,产品类作品鼓励提供实物原件。

(三)作品要求

1.设计创意组

每件参赛作品需提交A3幅面电子文档,不超过5个版面,版面内容包含主题、效果图、必要的结构图、基本外观尺寸及设计创意说明等。文件格式为JPG,分辨率为300dpi(每幅文档大小不超过5M)。作品入围后,需提供相应的产品模型。

2.企业创新组

材料提供格式与设计创意组相同,并提供产品实物照片。产品入围后,需提交产品实物(如产品尺寸较大,也可申请仅提供产品的模型和视频)。

备注:AIGC赋能制造业类别的投稿,每个参赛作者(团队)最多提交3套设计方案。该赛道两个组别作品投稿上限各为1000件,投满即止。

奖项设置

(一)综合赛

注1:特别奖以及金奖获奖作品两年内落地漳州并实现量产后兑现落地奖金;以个人名义参赛的获奖作品主创人员两年内在漳州就业、创业的视为作品落地。

(二)优秀组织奖:对积极宣传、组织优秀作品的参赛单位给予表彰,设置优秀组织奖10个(按投稿数及稿件质量综合评价后取前10名),奖金1万元/个。组委会颁发奖金及证书,其中工信部门仅颁发证书。